根源印象
臺灣農村生態、地景多元,平原上隨著水利系統分佈著水田或旱田,民居或散或聚錯落其間,濱海則座落著許多小漁村,海洋與陸地間在淤積過程漸成一窪一窪的魚塭。丘陵地帶經過墾植常見保持水土的梯田與茶園,高山則是由原住民部落、溫帶果樹或高冷蔬菜構成一片風景。根源印象集結各樣臺灣農村影像,呈現日常的生機蓬勃,以及各式主題的景況,就讓我們追根究柢、追本溯源,一探臺灣農村風光。
茶園
根源印象 > 環境‧聚落
茶園
臺灣茶產業起始於清朝,福建安溪移民將故鄉的茶葉耕種技術帶入北台灣山區。1850年代開港通商後,台灣茶葉受到國際市場喜愛,更與樟腦、蔗糖成為清領時期三大出口商品。雖然1970年代因成本上漲導致外銷大幅減少,但國內需求穩定增加,至今茶葉仍是全臺丘陵與山區非常重要的經濟來源。目前約有半數茶園集中於南投縣,其次為嘉義縣、新北市,其餘縣市為零星分布。
稻田
根源印象 > 環境‧聚落
稻田
水稻從清代開始即為漢人社會之重要糧食與商品作物,近年來,隨著農業經營型態的轉變與產業轉型,稻作農業也正在轉型。例如,位於花蓮縣最南端、被譽為東臺灣最大穀倉之一的花蓮縣富里鄉,不僅以其特產富麗米(富里米)聞名全國。近年來更舉行「脊梁山脈旅遊年」、「稻草藝術節」等活動,以彩繪稻田、稻草裝置藝術推廣不同風貌的稻田景觀,迎來眾多觀光客。
梯田
根源印象 > 環境‧聚落
梯田
梯田是一種人類為適應環境所形塑出的動態模樣,至今仍有許多古文明保存著。清代中葉,大量漢人從臺灣西部平原、盆地逐漸轉向近山地區進行水田化運動,受到地形限制的影響,農民在坡地上沿著等高線修築大量階臺式的梯田,形成特殊的文化地景。此外,梯田的設計有助於水資源利用與水患的防災,站在保育角度來看,梯田也是許多水域生物的棲息地。
養殖漁塭
根源印象 > 環境‧聚落
養殖漁塭
養殖漁塭為臺灣內需漁產最大的供給來源,主要分佈在臺灣西部與南部沿海地帶。這些往往是「風頭水尾」的地方,在過去水稻經濟時代,因為灌溉水源不足與環境惡劣不利農作。1960年代以後,居民開始嘗試養殖鰻魚、蝦類或其他魚類,逐漸打造出臺灣的養殖王國。不過,取水不易的沿海地帶往往需要仰賴地下水做為養殖淡水來源,也引發複雜的地層下陷與地下水管理議題。
蚵棚
根源印象 > 環境‧聚落
蚵棚
臺灣多數蚵棚位於雲嘉南沿海,為牡蠣養殖設施。養殖方法分為插竹式、平掛式、垂下式、浮筏式等。在過去臺灣西海岸仍有廣大的沙灘時,先民們將竹製蚵棚插在潮間帶的沙地上,稱為「插蚵仔」,為最早開始使用的養殖法。近年,當6月養殖季結束,蚵棚便成為廢棄物,若遇颱風侵襲,更影響週邊環境,因此近年來有關單位開始鼓勵使用浮筏/浮具來養蚵,以減少環境汙染。
漁港
根源印象 > 環境‧聚落
漁港
四面環海的臺灣,全國海岸線長達1520公里,期間分布224座漁港,相當於每6.7公里就有一座漁港。依據漁業法規,我國漁港分為二類,第一類漁港屬於全國性或有其特殊需要者,主管機關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一共有9處,包含基隆正濱與八斗子、宜蘭烏石港與南方澳、新竹、臺中梧棲、臺南安平、高雄前鎮、屏東東港鹽埔漁港,其餘215處皆屬於二類漁港。
近海漁村
根源印象 > 環境‧聚落
近海漁村
除了基隆正濱漁港、宜蘭南方澳、高雄前鎮等遠洋漁業基地以外,臺灣現存漁村的作業類型多以200海浬以內的近海與沿岸漁業為主,漁民藉由中小型動力漁船進行拖網、圍網、刺網、延繩釣等漁撈工作。漁民生活聚落便集中在港邊,廟宇宗教則以媽祖、王爺等海神信仰為主,祈求出海平安豐收。然而,隨著近年來漁業資源枯竭、都市工商業快速發展,近海漁村也面臨產業凋敝、人口外流的困境。
綠能
根源印象 > 環境‧聚落
綠能
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讓世界各國紛紛調整能源政策,開始研發綠色能源。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的震撼更讓臺灣政府於2016年提出「2025年非核家園」的政策。為了達成核電歸零並減少燃煤的使用,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提高至20%。由於臺灣日照充足,西部沿海風力旺盛,因此又以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為重點發展類型,期望2025年可達風力6.9GW、光電20GW的目標。
排灣族石板屋
根源印象 > 環境‧聚落
排灣族石板屋
石板屋是排灣族常見的傳統住屋形式,屏東縣春日鄉七佳舊社為極具代表性的聚落。石板屋建材多就地取材,以木材作為屋樑架構,正面壁體以板岩堆疊而成,側牆為頁岩石板,屋頂則由樹皮、蘆葦或者岩片搭建。家屋建築也是排灣族社會階層的映照,家屋規模與階級成正比,頭目家屋亦是社會與儀式中心所在,寬廣前庭常作為部落集會與儀式地點。
客家伙房
根源印象 > 環境‧聚落
客家伙房
伙房(fo^fongˇ),為客家人稱謂「一群有血緣、宗親關係的人們,共同居住及生活在同一個聚落內的各合院」之空間,在臺灣各地的客家聚落在文字表示上有所不同。臺中石岡、東勢及苗栗一帶,稱「伙房」,係指共灶起火,同在一處做事的人;高屏六堆地區,稱「夥房」,係指眾多人合作在一起;桃園及新竹,稱「大瓦屋」,「屋」是客家人對於住家的稱謂(有別於福佬人之「厝」),但其內涵相近。
三合院
根源印象 > 環境‧聚落
三合院
三合院為臺灣傳統建築,亦可見於中國及東南亞。臺灣客家及閩南族群皆有三合院住屋。房屋由北面正房和東西廂房三面組成,坐落於三個方向,故名三合院,三面房屋圍成一處空地,做為遊憩或曬穀等工作之用。近年來多有三合院被改建為餐廳或民宿,保留其歷史意義的同時亦能促進消費及觀光。
慢活城市
根源印象 > 環境‧聚落
慢活城市
慢城(Cittaslow或slowcity),又稱為慢活城市,為國際慢城組織評比之下對休閒城市的稱呼,慢城的目標為減緩生活節奏、提升生活素質及保存在地文化與獨特性等。臺灣目前共有4個慢城,分別為苗栗縣的南庄鄉和三義鄉、嘉義縣大林鎮及花蓮縣鳳林鎮,另有臺東縣鹿野鄉、關山鎮及池上鄉正在申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