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

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

地形
丘陵
地區
中部
產業類型
農業
族群
福佬

地區簡介

富州里北鄰濁水溪,南靠象鼻山,是欣賞雲林八景之一「象渚垂虹」 的絕佳位置。於清代興建的「隆興陂」(又稱:隆恩圳)也反映先民在此拓墾的軌跡。當地有不同的小聚落,分別為:頂溪州仔、溪州仔、劉厝、山仔腳、水車、羌仔寮等。不過在遭逢九二一後,聚落中的老屋多已不復存在,部分人是遷居至他處重建,導致聚落型的解構。另外當地就業環境不佳,也導致人口外移。於2001年完工的集集攔河堰引水工程,雖然將水源重新分配,解決下游居民搶水的問題,但也使早年戲水的場地成為中老年人的歷史記憶。當地的社區也經營的有聲有色,並多次獲獎;此外「富州休閒農業區」也致力於觀光產業的推廣。農產方面目前以紅龍果、芭樂、茂谷柑與佛利檬柑為大宗。另外每年舉辦的媽祖回鑾與中元普渡,則是當地「熱鬧」的慶典活動。

在地風貌

土地
物產
人文
在地風貌 > 土地
夕陽映照下的象鼻山
富州里北鄰「濁水溪」,南靠「象鼻山」。是欣賞清人倪贊元所記載雲林八景之一「象渚垂虹」 的絕佳位置,其中「象鼻山」因其山形如象鼻,在清代方志即如是稱之。山中的田園與木材也是早年居民的生計來源與生活資源。另外,山林內的生態多元,有山羌、水鹿、石虎等蹤跡,因此社區也與「特有生保育中心」合作,致力於環境生態保育。
在地風貌 > 土地
隆恩南圳分支圳道
乾隆年間,為解決田園灌溉的需求,由業戶張天球、陳佛照、陳同升、曾石等鳩工開濬,興建「隆興陂」,是從象鼻山中開鑿之溝渠,水圳流經社寮一帶,也開始引濁水溪溪水,最後穿山出溪洲仔,直至後埔仔、社寮一帶。民國90年(2001)時,獲得地方文史工作關切及爭取之下,以「竹山隆恩圳燧渠」登錄縣定古蹟。
在地風貌 > 物產
火龍果
早年富州以出產水稻、香蕉著名。至民國7、80年代,因水稻價格不佳、香蕉遭黃葉病侵襲、外銷需求降低,農友也開始轉種檳榔、芭樂、番茄與紅龍果,其中以火龍果為大宗。因為火龍果的生長適應性強,對土壤、氣候的要求較少,並且枝條扦插繁殖容易,再加上成園時間短、栽培門檻容易等特點,因此受當地農民青睞。
在地風貌 > 物產
茂谷柑
受到紅龍果價格下跌後,約在民國89年(2000)左右,部分農民又轉改種佛利蒙柑、茂谷柑等,當地也開始朝向觀光產業發展,佛利蒙柑約「農曆」10月左右開始收成;而茂谷柑約「農曆」11月左右開始收成。而在近年,有些農民轉以「友善栽培」、「自然農法」的方式種植,加上自行銷售的模式,可以有更好的收成。
在地風貌 > 人文
中元普度
中元普度是富州里傳統以來例行的祭祀活動之一,全里的居民會同繳交「緣金」(戲金)300元,作為普度的花費。該費用由各鄰的鄰長負責收款,再交由爐主。特別的是,普度時的爐主統一由鄰長擔任,爐主的選定會在前一年由各鄰的鄰長經由抽籤後產生。普度當日,居民習慣集中在天元宮前的廣場(社寮集貨場)祭祀。
在地風貌 > 人文
富州社區發展協會
社區組織的成立,可從民國57年(1968)制定的「社區發展工作綱要」與「臺灣省社區發展八年計畫」為源頭,各地村里開始成立「社區理事會」。民國64年(1975),由當時任南投縣議員的余秀卿女士與里長陳錦榮先生共同成立「富州社區理事會」;民國83年(1994),「富州社區理事會」改為「富州社區發展協會」,也呼應同年文建會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

特色展覽

用一個個的展覽,述說農村地方的動人故事

樂活富州里

臺灣農村日益高齡化,人們對於農村總有凋零的想像
然而,豐沛的生命力充盈農村生活的日常
讓我們走進富州里,看見臺灣農村的不老生活

博覽藏品

豐富藏品盡收眼底,授權開放歡迎使用

紅竹蒲土地公
紅竹蒲土地公
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紅竹蒲
水車庄土地公廟
水車庄土地公廟
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水車庄
大汴頭土地公
大汴頭土地公
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大汴頭
布袋戲後台_大汴頭土地公廟
布袋戲後台_大汴頭土地公廟
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大汴頭土地公廟
富州社區活動中心剪紙課程
富州社區活動中心剪紙課程
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社區活動中心
富州里活動中心_馬賽克拼貼
富州里活動中心_馬賽克拼貼
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社區活動中心
富州社區發展協會_活動中心馬賽克拼貼
富州社區發展協會_活動中心馬賽克拼貼
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社區活動中心
山腳仔一景
山腳仔一景
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山仔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