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福興鄉粘厝庄

彰化縣福興鄉粘厝庄

地形
平原
地區
中部
產業類型
混合
族群
福佬

地區簡介

「粘厝庄」涵蓋現今的頂粘村與廈粘村,其聚落之名自清代以降不同支系的粘氏移民墾殖至此地,故而得名。粘厝庄各聚落的人群,也在謀求生計之時,各在庄內建立起凝聚親緣的信仰場所。甘蔗種植一度盛行於日治和戰後的粘厝庄,而載運甘蔗的糖業鐵路也形成了頂粘與廈粘的村落邊界。粘厝人的文蛤和牡蠣養殖,其生計範圍遍至福興的濱海與潮間帶,而近現代的製造工業廠房興起於庄內。迄今,位處舊濁水溪下游的粘厝庄,於工農之間持續發展。

在地風貌

土地
物產
人文
在地風貌 > 土地
東勢厝的養蝦魚塭
在福興鄉東勢厝少有的魚塭,主要經營泰國蝦養殖,面積約有兩、三分地。彰化福興因氣候因素,一年只有在清明時節開始投養蝦苗,約過四個月後,交由販仔收成,販仔再賣到釣蝦場或餐廳。南部會將公蝦與母蝦分成不同價位(公蝦價格較高),彰化並無,且販仔會以公蝦的高價價差賣到下游店家。
在地風貌 > 土地
頂粘溪仔外的文蛤魚塭
現今頂粘人還維持著近海牡蠣與內陸文蛤魚池養殖的漁業生計。1970年代,粘厝庄人至福寶和頂粘濱海挖取堀仔,養殖文蛤。目前文蛤養殖業者以抽取藻水或發酵池「肥水」為主要養殖方式,另外以潑灑魚粉或吊餵工作魚為輔助方式。
在地風貌 > 物產
載運帶殼牡蠣
粘厝庄的牡蠣產業,相較於廈粘以頂粘為多,現今的蚵農還有二、三十戶,主要的養殖區域則是利用福寶溼地潮間帶淺海養殖牡蠣,銷售的牡蠣又分為帶殼與不帶殼銷售方式,在中秋節前後開始會採購帶殼牡蠣的訂單。
在地風貌 > 物產
養蚵人家
粘厝庄的產業,以養蚵的養殖漁業知名。主要的養蚵區域為福寶海堤外之溼地,此區域為彰化區漁會管理的漁權承租地,蚵農得申請租地,裝置蚵架養殖牡蠣,該區域為許多粘厝庄漁民維持生計的地方。早期全盛時期粘厝庄超過百戶的養蚵人家,現已漸漸沒落。
在地風貌 > 人文
女工開蚵作業
粘厝庄聚落,九月下旬上午有許多戶蚵農正在剖蚵。當地的開蚵工作,主要為主業並非牡蠣養殖,也沒有蚵田的家戶,家裡中年以上的女性(60歲以上)以賺取外快、貼補家用的方式,到別的養蚵人家幫忙開蚵,她們彼此相報牡蠣的消息,到鹿港或福興的蚵農家協助開蚵工作,具高度移動性。
在地風貌 > 人文
漁民採收文蛤作業
現今頂粘村的飼養文蛤產業主要為內陸漁塭養殖,範圍多集中於舊濁水溪以西區域。在文蛤養殖過程中,採收及篩選工作相當繁雜,傳統的採收及篩選作業大都以人工為主,所以效率不高。近年來開始多用文蛤採收機及揀選機,提高文蛤採收量並能縮短採收時間。

博覽藏品

豐富藏品盡收眼底,授權開放歡迎使用

鎮興宮隊伍行經廈粘村路段
鎮興宮隊伍行經廈粘村路段
彰化縣福興鄉粘厝庄
臺灣粘氏宗親會
臺灣粘氏宗親會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裕農橋
裕農橋
彰化縣福興鄉粘厝庄
粘厝庄圖書館
粘厝庄圖書館
彰化縣福興鄉粘厝庄
鎮興宮犒軍調營07
鎮興宮犒軍調營07
彰化縣福興鄉粘厝庄
20201122_聖玄宮上午出發01_葉明政
20201122_聖玄宮上午出發01_葉明政
彰化縣福興鄉粘厝庄
粘厝庄採收甘蔗
粘厝庄採收甘蔗
彰化縣福興鄉粘厝庄
臺灣粘氏宗親會
臺灣粘氏宗親會
彰化縣福興鄉粘厝庄

貢獻與參與

募集農村在地展覽與藏品,分享您的精彩創作

臺灣農村說故事

活動時間
2021/03/01 - 2021/08/31
簡介
徵集臺灣農村記憶,邀請您說出自己家鄉的故事
展覽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