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
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
地區簡介
好美里又稱虎尾寮,位居嘉義縣布袋鎮西南沿海,清代為倒風內海與魍港兩處出海口的沙洲,與內陸並無完全相連。
今日居住地集中於東南一隅,聚落四周被廣大的魚塭包圍,人口不多,但廟宇數量甚多,除歷史悠久的太聖宮,供奉魍港媽祖與王爺,尚有四角頭,以及四角頭所屬的廟宇。好美里有龍宮溪出海,依海而居,海埔與河砂隨風與浪潮而移,甚至受人為抽砂興建海埔新生地而浮動。里內樹木甚少,但臨海邊的自然保留區中,防風林則蔚然成林。
人居於虎尾寮中,日日與水作伴,20世紀初,在浮覆地上有民間制鹽事業,廣大的海埔地予居民野生文蛤、光代、竹笙等糧食,居民乘船出海捕魚,或於夜裡捕撈鰻苗,1970年代始將西側廣約兩公里之海坪設置為新生地,作為魚塭,如今魚塭養殖仍為好美里主要產業,有文蛤、石斑魚養殖、魚苗繁殖,而為數不多的海埔泥灘地,仍有少數蚵農插蚵或放養文蛤。
好美寮土地所有權複雜,既有私人土地,也有從臺鹽後又歸屬到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的廢棄鹽埕,還有屬於縣政府、交通部觀光局、國防部戰備道路的土地,原本由居民私下的默契所畫界的海埔地,也轉變型態,透過衛星定位等現代科技,成為公部門管控的範圍,這樣的轉變,是否改變當地的社會關係,則有待觀察。
在地風貌
土地
物產
人文
在地風貌 > 土地
好美里漁港與沙洲
好美里舊稱虎尾寮,位於八掌溪與龍宮溪出海口之間的海岸地帶。該地原為海中沙洲,在八掌溪等溪流所帶來之漂沙不斷堆積下,不僅沙洲漸與海岸平原陸連,且在其周遭形成許多潟湖、潮間帶和浮覆地。數百年來好美里的居民除了搭乘漁筏進行沿岸漁業,捕撈烏魚、鰆魚、鯧魚、車蝦等漁蝦外,也在潮間帶插蚵、採集貝類。在八掌溪出海口處的潟湖中,直到今日仍可以看到許多居民設立的樁柱平掛式蚵棚。至於離岸數海浬的海域,水深浪大,居民則改為設置浮筏垂下式蚵棚。
在地風貌 > 土地
魚塭
約在清代中葉以後,虎尾寮東、南側的浮覆地逐漸形成,附近居民也開始在浮覆地上築造魚塭。歷經百餘年來先民辛勤挑挖、墾築,到了戰後,好美里周遭已有數百公頃魚塭。每到夜晚,漁人在漁寮點燈守望塭池,遠遠望去恰似點點星光,有「虎尾漁燈」之美稱,不僅是布袋港八景之首,也是虎尾寮居民日夜辛勤照料塭池的寫照。直至今日,養殖業仍是好美里的主要生計活動,主要養殖文蛤、虱目魚、黃錫鯛、草蝦、白蝦等。
在地風貌 > 物產
文蛤
好美里潮間帶生態豐富,貝類繁多,早期村中婦人、小孩經常在潮間帶上挖掘、撿拾各種貝類,像是文蛤、血蚶(泥蚶)、赤嘴(環文蛤)、公代(薄殼蛤)、鳥蚶、竹蟶等,這些貝類不僅可以販售以補助家計,也可當作佐餐副食,是當地居民三餐常見的食餚。1980年代之後,由於文蛤育成技術進步,經濟價值高,以及好美里養殖貝類的環境優良,因此當地居民盛行在魚塭內養殖文蛤,目前文蛤養殖面積約達800公頃以上,是嘉義縣文蛤的一大產地。
在地風貌 > 物產
龍虎斑
好美里是台灣龍虎斑、龍膽石斑之白身魚苗(寸苗)的主要產區,其中龍虎班是龍膽石斑與虎斑配種出來的高價魚種。本地若干漁民憑藉著精湛的技術,自外地購入受精卵,將其孵化、培育成一寸大小的魚苗,再販售給中間育成業者,價格高昂。因培育期間,魚苗容易受到病毒、水質、餌料等因素而影響存活率,好美里的漁民除了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術外,也彼此合作、交流,藉以尋求突破。目前這群魚苗業者所培育的龍虎石斑魚苗占全台該種魚苗數量六成以上,他們所組織的「好美石斑聯誼會」,也因此成為台灣各地魚苗業者爭相拜訪取經的對象。
在地風貌 > 人文
魍港太聖宮
魍港太聖宮是布袋鎮好美里的信仰中心。魍港是好美里附近港道的舊稱,由於「魍」台語發接近「蚊」也被稱作「蚊港」。太聖宮前殿祀奉五王千歲(李靖、程知節、魏徵、郭子儀、尹思貞)、五府千歲(李、池、吳、朱、范),後殿主祀媽祖。太聖宮的媽祖又被稱為魍港媽,又因其早期是由清朝駐紮蚊港的汛兵所奉祀,也稱為衙門媽。該尊媽祖的形制被許多專家學者認為與清代媽祖不同,具有明代媽祖神像的特徵,因此被列為嘉義縣重要古物。
在地風貌 > 人文
廟宇五營
虎尾寮聚落有嚴整的佈局,整個聚落分成四個角頭,分別是頂頭角、下頭角、中角、過山角(茄萣頭)。角頭的形成與不同姓氏居民的分布有關。過山角屬於雜姓聚落,而其他三個角頭都是蔡姓為主,包括西霞蔡氏、玉井蔡氏等。四個角分別有各自的角頭廟,奉祀不同的主神。五營的形制為台灣少見的塔型,代表主神權威的邊境。
主題精選
博覽藏品
豐富藏品盡收眼底,授權開放歡迎使用
太聖宮
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
文蛤收成後,捕撈池內工作魚(虱目魚)
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
民宅邊日曬的虱目魚乾,待售
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
梅蝦塊
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
營頭
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
醫療巴士
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
膠筏
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
平掛式養殖
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