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埔心鄉埤霞村、二重村
彰化縣埔心鄉埤霞村、二重村
地區簡介
埤霞村與二重村位於彰化縣埔心鄉,兩村以舊員林大排(今東西向快速公路臺76線)為界,埤霞在北、二重在南。位處彰化平原中心的埔心自清康熙年間就有來自閩粵的客籍漢人移入,他們引濁水溪鑿疏水圳,種植水稻,發展宗族並籌建寺廟。
這個平坦、水源無虞的農業生產區,從清代開始便是稻米生產區,八堡圳等水利設施的灌溉,以及濁水溪沖積帶來肥沃土壤,讓此地產的稻米成為享譽臺灣的濁水米。日治時期,本地除了種植稻米,亦有椪柑的種植,部分村民也透過植柑致富。1950年代開始的黃龍病讓大量的柑橘死亡,而此時村民也開始轉作葡萄。由於葡萄的種植技術困難,因此兩村村民積極與大學、農改場等農業技術單位合作。今日二重村的葡萄種植成績亮眼,也逐漸成為本地特色。
除了農業,1970年代以後工業發展,以員林、大村為中心拓展開來的自行車、輪胎產業,雖然對環境造成影響,但也成就埤霞村與二重村農民能有半農半工的生計型態。本館將呈現兩村環境、生計、社會、文化的變遷過程以及農民的應變之道。
在地風貌
土地
物產
人文
在地風貌 > 土地
員林大排
員林大排水原為舊鹿港溪,是分隔埤霞村與二重村的界線,也是重要水源。1932年日本政府為解決舊鹿港溪上游員林一帶的排水問題,開始設計規劃大排水溝。1941年自鹿港下游海岸興工,中間遇戰爭斷斷續續,工程並未完工、部分水利用地也未收購完成。直到1951年起由省政府再度編列預算,加上美援、農復會經費挹注,於1955年完工,排水及灌溉面積達22,304公頃。
在地風貌 > 土地
水田
18世紀初八堡一圳與二圳開鑿後,埤霞村及二重村一帶的農耕環境從旱園逐漸轉變成水田。八堡圳引水自濁水溪,帶來肥沃的養分,水田所產出的稻米米粒較為飽滿,自清代享負盛名,時人稱為濁水米。時至今日,水田依然是兩村最常見的景觀,稻米也是村民們主要的農作。
在地風貌 > 土地
葡萄園
1960年代末期,由於柑橘黃龍病肆虐,使得埔心鄉、員林鎮一帶原有的大片柑橘園逐漸消失。此時農民紛紛轉種其他作物,其中以葡萄種植最為成功,1980年代至1990年代更是葡萄種植的全盛時期,今日埤霞村、二重村的葡萄種植面積僅次於水稻,望眼可見葡萄園和水稻田交錯的地景。
在地風貌 > 物產
水稻
埤霞村、二重村早期的稻米經輾製處理後,藉由鹿港溪將米糧集中運至鹿港,再藉由海運出口至中國。今日兩村水稻大部分以交收公糧為主,品種多種植臺農11號。埔心鄉農會為推廣優質米種,也結合當地碾米廠推廣「八堡好米」的品牌,主打八堡圳灌溉土壤「最濁、最濃、最綿」,以此種出來的米很Q,是真正的濁水米。
在地風貌 > 物產
葡萄
二重村的葡萄種植成功,除了農民勇於嘗試的創新精神,官、學、產之間的合作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1970年省政府農林廳結合臺灣大學、臺中區農改場,編列計畫輔導鮮食葡萄產業,帶動埔心、大村、湖溪等地專職種植巨峰葡萄的農戶漸多。隨著疏花、疏果、剪枝、催芽,至溫室搭建等種植技術的進步,提高葡萄的產量和單價,改變葡萄市場的產業結構以及村民的日常生活。
在地風貌 > 人文
五通神信仰
埤腳五通宮是埔心鄉埤霞、埤腳、二重村一帶的信仰中心。據載清代拓墾當地的黃姓宗族隨身奉請五顯大帝,沿鹿港至埤腳庄棲身,威靈顯赫,1925年由二重湳地方仕紳發起興建小廟,是為建廟之始。五通宮的祭祀圈和詔安客移民、拓墾的宗族勢力密不可分,其五大角頭分別是:梧鳳角、二重角、湖水坑角、加錫角、埤腳角,其中二重角大致範圍是今日二重村,埤腳角則包含埔心鄉埤霞村、埤腳村以及大村鄉新興村。
在地風貌 > 人文
黃氏宗族
位於二重村的南昌堂,屬於福建漳州詔安黃學孔一脈的祠堂。黃學孔1757年來到臺灣拓墾,其子孫開枝散葉在二重村、埤霞村、油車村等地,1938年派下的黃心南建立「南昌堂」公廳,作為祭祖、討論並維繫宗族事務的地點。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埔心一帶漳、泉等族群械鬥頻繁、資源競奪激烈,因此本地的詔安客家先民們不斷遷徙尋找安身立命之所,並融合福佬文化以求安全。1990年代後,隨著本土化和民主化的風潮興起,許多研究人員發現了這群藏身於福佬文化之客家人,將之稱為「福佬客」,黃學孔一派即屬於此。2016年起,客委會有鑑於南昌堂保存完整,以及福佬客特殊文化,進行南昌堂整修,2020年完成驗收。整修後的南昌堂成為埔心鄉地方歷史館,每逢9月9日重陽節,族人依然維持祭祖傳統在此進行慶典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