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佳冬鄉

屏東縣佳冬鄉

地形
平原
地區
南部
產業類型
農業
族群
福佬

地區簡介

從農漁混合到養殖專區,塭豐村見證了沿海地帶的產業轉型與技術升級,卻也同時經歷了地層下陷與水患危機。產業與社區永續成為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有一句諺語:「養魚先養水」,意思是水養得好,魚才養得好。儘管這句話濃縮了養殖業的智慧,是否也誇大了人之於水和魚的掌控力?八八災後的重建除了不屈服的韌性,是否也顯示了:人們終究為水所養?人們引水養魚,卻在過程中為水所惱而增建堤防、墊高池底、增高岸堤;當水患威脅迫使產業無以為繼,海水供應站投入運作、逐步替代養殖用水。如果水不只是養魚的媒介,而也是孕育人們經濟與社會生活的中介,這或許提供一個更好的理由、更強烈的動機為自己、社區與產業,也為下一代保護水源。

在地風貌

土地
物產
人文
在地風貌 > 土地
魚塭
塭豐沿海區域佈滿著鱗次櫛比的魚塭顯示了在此高度發展的養殖漁業。除了不斷創新的養殖技術之外,周邊的自然環境包括大武山以及比鄰大海都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大武山蓄積了豐沛的地下水,沿著地下水的通道豐富了這一區域的農業、水產養殖以及民生用水;海水經過沙灘的過濾成為另一個乾淨、無雜質的水源,供應著飼養海水魚所需的重要水源。
在地風貌 > 土地
節節升高的岸堤
塭豐村是台灣最重要的海水魚養殖基地,但同時用來畜養的魚塭也受到地層下陷的影響而不斷下沉。沉入地面的魚塭不但不好工作,也有遇到大雨溢出的風險,因此,漁民需要不時的升高、重修所費不貲的岸堤。此外,隔壁魚塭的岸堤一旦升高,為避免兩邊所受的水壓不一致而潰堤,有些時候,自家的岸堤也只能隨之提升。
在地風貌 > 物產
虱目魚苗
虱目魚是台灣的傳統養殖魚種,但目前的大多數魚苗都是在塭豐村人工繁殖的。繁殖業者飼養種魚,直到大約五年的成熟期間開始配合自然條件誘導種魚的繁殖;既是一門手工的技藝,也需要配合自然的規律。繁殖業者在出魚苗給魚苗行之前會先在自己的魚苗工作池中篩選合格的尺寸與健康狀態,並且計算一個大致的數量後,裝載出貨給下單的魚苗行。
在地風貌 > 物產
石斑收成
石斑實際上是一種市面上的通稱,早期的主流物種是圖中的青斑,近來逐漸轉變為生長期間快速、人工交配龍膽石斑與虎斑所孵化而成的龍虎斑(珍珠石斑)。塭豐村是台灣最重要的石斑生產地,重要性不在於產量,而在於這邊是台灣最重要的種魚培育基地。2009年的八八風災之後,由於原本的繁殖戶希望儘快地賺回重建家園所需的資金,大多不再從事需要長期投資與回收期長的種魚培育,而改從事石斑的成魚養殖。
在地風貌 > 人文
下陷的民宅
塭豐沿海聚落因為地下水補注不及而地層下陷嚴重,由於公共道路填高,一般民宅若沒有地基重建而只是填平,原本的一樓就變得空間侷促、難以居住、只能用作車庫或堆放的倉庫,成為了聚落的獨特景觀。這種景觀既反映了農漁混合朝向養殖漁業為主的產業變遷,同時也是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在地風貌 > 人文
牽罟
牽罟是傳統的陸上漁業操作,通常出現在廣大的沙灘地。以往並不是所有漁民都在海上作業或有自己的魚塭,靠近河海灘地的居民往往配合環境,使用長型魚網(「罟」)集體合作捕魚。參與牽罟的漁民如同傳統捕撈漁業多用合資的方式經營,依據每個參與者的股份大小分配漁獲或收益。如今這樣的漁業操作因為經濟效益不如漁船或養殖,幾乎絕跡。但是塭豐村卻透過牽罟的形式經營社區的營造,藉此培養社區居民「合作捕魚」的意識。

主題精選

找影音

紀錄片,認識村落的生活點滴

特色展覽

用一個個的展覽,述說農村地方的動人故事

養水養魚,也養人

從農漁混合到養殖漁業專區,塭豐村見證了沿海地帶的產業轉型與技術升級,卻也面臨地層下陷與水患危機。

博覽藏品

豐富藏品盡收眼底,授權開放歡迎使用

DSC_1616
DSC_1616
屏東縣佳冬鄉
DSC_1615
DSC_1615
屏東縣佳冬鄉
DSC_1620
DSC_1620
屏東縣佳冬鄉
DSC_1617
DSC_1617
屏東縣佳冬鄉
DSC_1619
DSC_1619
屏東縣佳冬鄉
DSC_1621
DSC_1621
屏東縣佳冬鄉
DSC_1623
DSC_1623
屏東縣佳冬鄉
DSC_1622
DSC_1622
屏東縣佳冬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