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竹崎鄉紫雲村

嘉義縣竹崎鄉紫雲村

地形
丘陵
地區
南部
產業類型
農業
族群
福佬
族群
客家

地區簡介

紫雲村位於嘉義竹崎沿山地帶。牛稠溪上游支流濁水溪及清水溪,分別從一北一南環抱。介於山與平原之間,為本村特色。開墾前為鄒族鹿麻產社之獵場,17世紀《台灣地里圖 》 裡便畫有奔跑的鹿群與捕鹿人。自1685年朱姓、蕭姓墾首開墾以來,兩溪包夾之平原區域,建立了埤圳,多種植稻田、甘蔗與菸葉。相對於鄰近多山的村落,一望無際之田園風貌使得本村有「田洋」之舊稱。近50年來,紫雲村與臺灣同步走過時代變遷,經歷以農養工、工商業發達的衝擊,村中農業人口走向高齡化,土地亦因繼承而分割,但也形成多元化的「拼布」風貌。目前村中11個聚落,以多樣的精緻蔬果農作物,打造出獨特的遠地市場產銷網絡與生活文化。

在地風貌

土地
物產
人文
在地風貌 > 土地
從「田洋」到「拼布」
紫雲村位於嘉義竹崎沿山地帶,牛稠溪上游支流一北一南流經此處,兩溪包夾之平原區域在過去多種植稻田、甘蔗與菸葉,一望無際之田園風貌使得此村有「田洋」之舊稱。近50年來,與臺灣同步經歷時代變遷,加上多代子孫繁衍從而將繼承土地越分越小塊,從遼闊的田洋風光轉變成現在多元作物,遠看地景有如拼布的樣貌。
在地風貌 > 土地
沿山公路旁阿勃勒盛開
儘管竹崎鄉民還是以田洋稱呼今日的紫雲村,從沿山公路臺三線轉彎進入縣道159,進入眼簾的已不再是一望無際的田園風光了。兩條主要道路旁是如虛線般時而出現的販厝,或是幾兄弟一起霸氣自建的透天厝、經濟條件好的鄉民蓋的有圍牆的別墅。中間偶而撇見苗園的招牌,樹籬笆圍起的百香果園、果實妥善包好的芭樂園、荔枝樹林、龍眼樹林等等。村口民居的阿勃勒花在初夏盛開。
在地風貌 > 物產
秋末,社區活動中心正在舉行「推動地方產業文化活動」,鄰近的土地地主將土地交給想做且有氣力做的人去種植,忙著種蒜的村民長輩沒有參加近在咫尺的市集活動。急著快快種下的蒜是為了要賣給熟客做年菜用的,快要可以收成的時候,鄉民熟客就會自己騎車過來購買。許多村民的農產品隨著節氣與產季,買過吃過的人成為熟客,就這樣口碑行銷,供不應求。
在地風貌 > 物產
荔枝
初夏,位於紫雲村的荔枝園裡,臨時搭建的荔枝採收、揀枝、包裝工寮裡,恰好沒有一位是紫雲村民。組建荔枝採收隊的是從鄰鄉前來貿荔枝的業主,按照工作性質,以每人一天1200-1800元不等的價格在荔枝收成期間與時間賽跑。荔枝採收工、包裝工多是務農經驗豐富的農村婦女,採收作物的勞力付出能夠直接換取現金貼補家用。
在地風貌 > 人文
燒化大士爺神像
鹿紫大士爺普渡:又稱為聯庄普渡,由鹿滿紫雲兩村部分村民協同,固定於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五日舉行,以往在兩溪交匯處舉行的活動還包括放水燈、跳鍾馗等。今日只剩下跳鍾馗,地點則改於附近空地。要價幾萬元的紙紮大士爺神像會在當日儀式結束後,擺放面朝嘉義縣民雄鄉的方向,與堆疊的金紙一同燒化。
在地風貌 > 人文
碧山岩觀音聖誕犒將
紫雲村的信仰中心為碧山岩,碧山岩觀音聖誕為每年農曆11月19日,每個月都舉行的犒將祭祀在這個月就安排在同一天下午,平常的月份裡只在十五晚上一起「呷會」。以前「碧山岩熱鬧」的那天是各家自辦流水席,現在則是一同在廟埕舉辦。2019年碧山岩觀音聖誕那天晚間的平安宴流水席多達88桌。

博覽藏品

豐富藏品盡收眼底,授權開放歡迎使用

瓦窯蕭家公廳及簡易天公爐
瓦窯蕭家公廳及簡易天公爐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碗粿崎旁清水溪上游
碗粿崎旁清水溪上游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童玩館涼亭
童玩館涼亭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過溪泉水柱側視圖
過溪泉水柱側視圖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秋葵花與蝸牛
秋葵花與蝸牛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酪梨園
酪梨園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大竹圍水圳遺跡
大竹圍水圳遺跡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種植一個月之蒜
種植一個月之蒜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