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0個藏品
包好的香蕉飯
包好的香蕉飯
秀林鄉 花蓮縣 玻士岸部落
製作香蕉飯的材料
製作香蕉飯的材料
秀林鄉 花蓮縣 玻士岸部落
香蕉
香蕉
秀林鄉 花蓮縣 玻士岸部落
香蕉太魯閣族人必備的植物之一,通常種植於家屋附近,或是穀倉周圍。
香蕉葉
香蕉葉
秀林鄉 花蓮縣 玻士岸部落
香蕉葉是天然的餐盤與食物鋪墊,可包裹獵物分送親友。
1960年代商輪雲集基隆港西岸
1960年代商輪雲集基隆港西岸
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興建覺善堂及重修砂石車運輕便鐵道
興建覺善堂及重修砂石車運輕便鐵道
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
當地居民稱呼該鐵道為「香蕉鐵路」,該線延伸至覺善堂後方,並協助覺善堂重建之工程。當地居民指出,覺善堂在修建過程中,利用香蕉鐵道來運輸從外地來的建材,以降低建造成本。故該條鐵路對覺善堂修建相當重要,但現已不存。
紅竹蒲聚落風光
紅竹蒲聚落風光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採集香蕉葉
採集香蕉葉
屏東縣霧台鄉阿禮村
婦女採集香蕉葉預備隔天的部落預備日工作。
香蕉與果園
香蕉與果園
新竹縣新埔鎮巨埔、鹿鳴里
此處位於鹿鳴坑7號往清水里道路之右側,海拔約公尺不等,圍欄內種植有柑橘類水果
20210909泡芭蕉酒
20210909泡芭蕉酒
苗栗縣三灣鄉
疫情期間,芭蕉不斷的成熟,但是無法轉送他人,於是農民上網查詢芭蕉酒的製作方式,放入芭蕉和糖來醃漬,改變芭蕉的食用方式。
香蕉
香蕉
新竹縣新埔鎮巨埔、鹿鳴里
此處位於鹿鳴里黃梨園20號旁
20210305_022_太源村_台糖農地的香蕉
20210305_022_太源村_台糖農地的香蕉
屏東縣枋寮鄉
包裹起來的香蕉,準備進入採收期。
20210305_021_太源村_台糖農地的香蕉
20210305_021_太源村_台糖農地的香蕉
屏東縣枋寮鄉
路旁種植香蕉的台糖農地。
20210305_004_太源村_台糖農地的香蕉
20210305_004_太源村_台糖農地的香蕉
屏東縣枋寮鄉
太源村內有大量台糖農地,租給農戶種植作物。圖中作物為香蕉。
20210305_005_太源村_台糖農地的香蕉
20210305_005_太源村_台糖農地的香蕉
屏東縣枋寮鄉
承租台糖農地的農戶,必須按照契約規定的可種植作物品項來種植作物。圖中種植的作物為香蕉。
20210305_006_太源村_台糖農地的香瓜
20210305_006_太源村_台糖農地的香瓜
屏東縣枋寮鄉
在太源村內的台糖農地,常見的作物有香蕉、香瓜、鳳梨。圖中的作物為香瓜。
香蕉市仔二
香蕉市仔二
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
此為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三大香蕉市集之一,另兩處位於今西勢郵局屏東59支局與農帝宮廟身左側。早期臺灣出口香蕉至日本,許多農民因此賺到了一大筆錢,如高雄旗山地區「金蕉厝」,即在外銷時期賺錢而建起的房子。西勢地區雖無「金蕉厝」,但也用當時較高級的方式建造「農帝宮」(即今福德祠)。
玉蘭花神
玉蘭花神
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
玉蘭花神位於屏東縣竹田鄉的農帝宮址內,樹上雕有「開漳聖王」及「水仙尊王」字,並設有香爐以奉香祭祀,屬農帝宮祀神之一。右側白色建築即福德祠為原本的農帝宮。農帝宮見證了西勢地區的香蕉貿易,原先蕉農與地方仕紳在「香蕉貿易期」中賺到錢,建設了農帝宮,並使用磨石子等工藝技術建造。
農帝宮
農帝宮
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
農帝宮主祀神農大帝,由覺善堂第四任堂主陳天城等人倡建,於1969年農曆12月22日竣工,為一竹造瓦房。在早期醫療資源不豐時期,農帝宮有提供藥籤與乩童施藥的服務。1993年以鋼筋水泥另建新廟,為今日模樣,原廟則改祀福德正神。
福德祠(原農帝宮)發起人石牌
福德祠(原農帝宮)發起人石牌
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
照片為福德祠(原農帝宮)之內部狀況。此福德祠廟身原為農帝宮,廟身於1969年完工,當時亦為臺灣香蕉出口之全盛期。內部神台與神桌為磨石子的結構,在當時也是一筆不小的金額,亦顯示出「香蕉貿易期」的榮景。
福德祠(原農帝宮)內部
福德祠(原農帝宮)內部
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
照片為福德祠(原農帝宮)之內部狀況。此福德祠廟身原為農帝宮,廟身於1969年完工,當時亦為臺灣香蕉出口之全盛期。內部神台與神桌為磨石子的結構,在當時也是一筆不小的金額,亦顯示出「香蕉貿易期」的榮景。
福德祠(原農帝宮)
福德祠(原農帝宮)
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
福德祠原為農帝宮,主祀神農大帝,後來神農宮遷往新廟,廟中福德正神成為該廟的主祀神明。該廟聯對「福入户賡歌樂利」與「德昇堂共享年豐」,以及門匾「福德祠」,皆為後期改祀福德正神後重製的,與周圍其他建築材料不太相同,為觀察其時代變遷的重要表徵。
竹林標記
竹林標記
南投縣鹿谷鄉永隆鳳凰地區
竹子上面有漆上油漆,就要留下來生筍子,如果整塊地包給人家砍竹子,漆油漆的是不能砍的。有些不夠粗的也會被砍掉運走,但不會給園主錢,因為那樣的竹子頂多只能作為香蕉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