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分項一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分項三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先讓我們談談「農村」的定義是什麼吧。
根據《農村再生條例》,農村社區的定義是指在都市計畫中屬於非都市的聚落。不過,此定義是以土地規劃為判斷基準,比較無法反映當地的產業情形。
為了瞭解臺灣農村的真實情形,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分項計畫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執行)在 2019、2021 年進行了兩次抽樣問卷調查(想要了解這兩次調查的部分成果,可以參考本館的「農民在想什麼」單元)。為了決定臺灣有多少個農村,該調查以農業統計資料(如農林漁牧普查、農林漁牧統計年報等)為基礎,再參酌各地產業因素,選出 4000 餘處農村,作為調查的母體。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這 4000 餘個農村是如何選出的。
本項以鄉鎮市區為分析單位,利用各鄉鎮市區的「農漁牧戶率」、「農耕地率」、「農牧戶平均可耕作地面積」 3 種變項計算綜合指標,指標數字越高,代表該地區與農業關係更為密切。透過指標分數,我們可以將全臺的鄉鎮市區分為「高」、「高於平均」、「中」、「低」四種層級。並取「高」、「高於平均」、「中」三層級者納入調查範圍。依照此標準,全國共有 239 個鄉鎮市區,3787 個村里入選。
以鄉鎮市區為分析單位雖然能讓分析不那麼瑣碎,但也會讓某些農業發達,但卻不屬於以上兩類的村里成為漏網之魚。比如屏東市雖然在農漁牧業指標中分數較低,但屏東市的歸心、湖南、湖西三里(即歸來社區)卻以牛蒡、青蔥、豆薯等農產品聞名。為了讓這類鄰近都市,但卻農業發達的區域、村里也能納入調查範圍,遂納入農漁鄉之外但農漁牧戶佔 20% 以上的 189 個村里,使調查更為完整。
想要知道關於臺灣農民的相關統計數據,我們可以參考三種資料:
1. 農林漁牧業普查:「農林漁牧業普查」由行政院主計總處進行調查,與「人口及住宅普查」、「工業及服務業普查」同列三大普查。農林漁牧業普查每 5 年舉行一次,調查對象為全國所有從事農林漁牧業,並符合普查對象標準者。從調查所得的資料,我們能得知諸如農戶數量、農民數量、農民人口組成(如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等資訊。
2. 農家戶口抽樣調查:農林漁牧業普查雖然調查項目相當全面,但 5 年才舉行一次,資料更新較不即時,因此在非普查年期間,每年會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抽出 5% 的農牧戶(以「農林漁牧業普查」的普查對象為母體)進行訪查。雖然調查項目不像「農林漁牧業普查」那麼全面,但也能掌握最新農牧戶經營狀況,以供政府調整政策。
3. 人力資源調查:「人力資源調查」由行政院主計總處每月進行抽查,每月調查結果會出版月報,每年度再彙整為年報。「人力資源調查」的目的為蒐集民間 15 歲以上勞動人口的就業狀況,以資政府制定就業政策參考。從此項調查中,我們能得知每年農業就業人口的變化情形。
了解各種跟農民相關的統計數據的來源跟性質後,接下來就來看看從這些資料中,我們能看到的臺灣農民的面貌吧!
農業的經營單位可分為以家庭為單位的「農牧戶」以及以非家庭(比如公司、機關等)為單位的「農牧場」,臺灣的農業經營者多為「農牧戶」,故農牧戶的數目變化是臺灣農業興衰的重要指標。想要知道臺灣每年農牧戶家數的變化情形,我們可以參考「農林漁牧業普查」、「農家戶口抽樣調查」。在這兩項調查中,農牧戶除了擁有農牧業資源或從事種植農作物、飼養牲畜等工作外,為了避免調查過於細碎,還必須經營一定數量的農業生產才會被列入統計。
綜合上述兩項資料可見,近 30 年臺灣農牧戶佔全國家戶比例大致呈現下降趨勢。1990 年時尚有 16.92%,此後便不斷下降,至 2008 年更跌落 10%,近 10 年則維持在 8%-9% 左右。其大幅降低的年份約莫於 1990-2000 年,此 10 年間農牧戶數緩步減少,加上總家戶數逐年提升,讓農牧戶佔全國家戶比例降低較為明顯;2000 年後至今,雖然總家戶數仍是逐年成長,但因為農地買賣、繼承分戶等因素,使得農牧戶數量有時會出現回升,此消彼長後,讓此段時間農牧戶率的下降趨於平緩。
(資料來源:內政部、行政院主計總處、農糧署、農委會)
臺灣有多少人從事農業呢?這問題依照不同的資料來源,會有不太一樣的答案。「農林漁牧業普查」、「農家戶口抽樣調查」、「人力資源調查」三項調查中,皆有統計全國農業勞動力。不過,由於調查目的不同,所得出的結果也不大相同。「農林漁牧業普查」、「農家戶口抽樣調查」的統計對象包含「自家人力」及「外僱人力」。其中「自家人力」只要農牧戶戶內 15 歲以上人口,全年有從事自家農牧業工作 1 日以上便可列入統計;「人力資源調查」的統計對象一樣也包含農牧戶的「自家人力」與「外僱人力」,不同的是,「自家人力」必須每周從事農業工作 15 小時以上且無酬方會列入統計。
從上述的三項資料的統計對象可見,「人力資源調查」的統計對象投入農業的工作時間較長,相對於「農林漁牧業普查」、「農家戶口抽樣調查」更能代表從事農業的核心人力,因此常被各方所引用。從該項調查可見,1950 年代中期至 1960 年代中期農業就業人口呈現上升趨勢,並在 1964 年以 181 萬達到頂峰,但此後便開始呈現下降趨勢,至 2006 年後僅餘 55 萬人,尚不足 1964 年的三分一,此後至今農業從業人口便維持在 55 萬人上下。
(資料來源:內政部、行政院主計總處、農糧署、農委會)
臺灣有多少人從事農業呢?這問題依照不同的資料來源,會有不太一樣的答案。「農林漁牧業普查」、「農家戶口抽樣調查」、「人力資源調查」三項調查中,皆有統計全國農業勞動力。不過,由於調查目的不同,所得出的結果也不大相同。「農林漁牧業普查」、「農家戶口抽樣調查」的統計對象包含「自家人力」及「外僱人力」。其中「自家人力」只要農牧戶戶內 15 歲以上人口,全年有從事自家農牧業工作 1 日以上便可列入統計;「人力資源調查」的統計對象一樣也包含農牧戶的「自家人力」與「外僱人力」,不同的是,「自家人力」必須每周從事農業工作 15 小時以上且無酬方會列入統計。
從上述的三項資料的統計對象可見,「人力資源調查」的統計對象投入農業的工作時間較長,相對於「農林漁牧業普查」、「農家戶口抽樣調查」更能代表從事農業的核心人力,因此常被各方所引用。從該項調查可見,1950 年代中期至 1960 年代中期農業就業人口呈現上升趨勢,並在 1964 年以 181 萬達到頂峰,但此後便開始呈現下降趨勢,至 2006 年後僅餘 55 萬人,尚不足 1964 年的三分一,此後至今農業從業人口便維持在 55 萬人上下。
(資料來源:內政部、行政院主計總處、農糧署、農委會)
依照農家是否有農業以外的收入來源,農戶可分為專營農業的專業農牧戶與有兼營他業的兼業農戶,兼業農戶又可分為又能分為農業收入比較多的「以農業為主的兼業農」跟農業之外的收入比較多「以兼業為主的兼業農」兩種。
相對於兼業農牧戶,專業農牧戶依賴農業工作為收入來源,故被視為農牧業的主要生產者。然而,當農業收入不豐厚時,農家便不得不兼營其他工作以維持生計。尤其 1960 年代政府政策推行工業取代農業政策後,工業就業機會日增,讓越來越多的農家子弟到附近的工廠上班,為了不讓家中田地荒廢,其父輩仍操持農業,他們則會在假日或下班後協助農務。這種半農半工的工作型態,讓兼業農戶的比例日益上升。
從「農林漁牧業普查」可見,1960 年時「專業農牧戶」佔農牧戶將近一半(47.61%),隨著時間推移,「專業農牧戶」在農牧戶中所佔的比例逐步下降,一度成為比例最低者。隨著家戶人口縮減、戶內從事農業以外工作的人口減少,使得專業農戶的比例逐漸回升,但已不復當年榮景;至於在 1960 年調查中敬陪末座「兼業農牧戶(以兼業為主)」,在日後歷次調查中卻猛起直追,在每次調查中都有所增長,在 1980 年的調查中更超越其他兩類,成為比例最高的類型,2015 年的調查中以 70.84% 居於第一。綜觀這 55 年的變化,可見兼業農牧戶已成為臺灣農牧戶的主流。
傳統上,女性農民在家戶分工裡通常負責打理家務或出外工作補貼家用,至於農務,通常僅是在農忙時協助而已;男性農民則負責栽種、收成、販售等主要農務,且通常有較強的決策權。女性農民雖然也為農牧業貢獻心力,但其貢獻卻較難被看見,因而常被稱作「看不見的農民」。
然而,近年隨著教育程度提高、社會變遷及產業結構轉型,女性不只勞動參與率日益上升,也有越來越多女性在二三級產業擔任具有決策權的職位。農牧業是否也呈現同樣的趨勢呢?
綜合「農林漁牧普查」及「農家戶口抽樣調查」的調查結果,可發現 2005 年的女性農業指揮者僅有 16.82%,至 2015 年微幅成長至 20.90%;而男性農業指揮者 2005 年佔比約為 83.17%,至 2015 年為 79.09%。綜觀數據,女性農業指揮者在此 15 年間比例大致呈現緩步上升趨勢,但與男性農業指揮者在數量上仍有著不小差距。
跟其他產業一樣,農牧業也需要年輕新血注入,才能讓產業永續發展。那麼,近年臺灣青年投身農業的情況如何呢?從 1980 年到 2015 年的六次「農林漁牧業普查」調查資料可見,在全部農牧業指揮者中,青農(45 歲以下)所佔人數比例逐漸降低,1980 年尚有 39.61%,2015 年則已降至 5.64%;另一方面,老農(65 歲以上)所佔的人數比例則逐年升高,1980 年僅佔 15.29%,2015 年已上升至 45.96%。從這 35 年的趨勢可見,青農的比例呈現下降趨勢,老農比例則相應的增加。若農民高齡化的趨勢不變,農業將可能面臨人力斷層的危機。
臺灣的農作物五花八門,在眾多的類別中,那些作物最受農民歡迎呢?
從「農林漁牧業普查」對農家主要經營種類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稻作、果樹、蔬菜這三大類最常出現在餐桌的作物經常名列前茅。
其中,作為國民主食的稻作長期穩佔農戶主力經營作物鰲頭,但從 1980 年至 2015 年調查的結果看來,種植稻作的農戶數量卻呈現下降趨勢。從 1980 年 51 萬餘戶降低至 2015 年 26 萬餘戶,平均每年的戶數成長率為 -2.35%。
相對於稻作種植戶的減少,蔬菜與果樹的種植戶數在這段時間則是不斷上升。水果的種植戶自 1980 年的 11 萬戶成長至 2015 年的 18 萬餘戶,雖然種植戶數在 2000 年時略有降低,但平均每年的戶數成長率仍有 2.43%,為正向成長。
蔬菜的種植戶則自 1980 年近 7 萬餘戶成長至 2015 年 14 萬餘戶,平均每年成長率為 3.10%,亦為正向成長。
從上述三大類作物種植戶數的消長可見,近年稻作對農民的吸引力日漸下降,種植果樹、蔬菜的農家則有增加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