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的臺灣糖業,係由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及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監理接管。其將日人遺留下的四大製糖株式會社糖廠,及其他糖業相關會社整併後,統一收歸公營,並於調整組織為總公司及隸屬其中的四大分公司之架構。爾後,因各分公司製糖方法、機具,及各地甘蔗產量不一,因此各糖廠生產成效產生落差。為使各糖廠間能及時、平行的交流技術與生產狀況,以利提高生產值,因此臺糖公司於1947年5月1日發行《台糖通訊》。第一任總經理沈鎮南於發刊詞中認為本刊需具備「報導消息,溝通見聞,交換意見,聯絡感情」等四大功能,更期許各員工踴躍投稿。這四大要點也成為往後重要的編輯方針。

 

  不同於著重刊登專業性及學術性文章的《台灣糖業季刊》,及提供蔗農與公司間交流、閱讀的《蔗報》,《台糖通訊》在1993年以前,主要供予臺糖內部員工閱讀,及其他有意了解臺灣糖業動態者。因編輯者要求各糖廠派通訊員報導糖廠近況,因此《台糖通訊》記錄下臺灣各地糖廠歷年活動,以及基層糖業人員的日常生活剪影。《台灣糖業季刊》的創辦者有意使此刊物成為國際糖業界舉足輕重的學術期刊,因此主要刊登糖業相關農、工務學術研究及各類年報。《蔗報》原本為《台糖通訊》的欄位之一,後獨立發刊,主要目的為即時聯繫蔗農,使蔗農了解臺糖公司的糖業生產狀況、分糖價格、蔗農保險等與蔗農相關的報導。三者皆以糖業為中心,分別與不同知識背景、社經地位、職業、族群與籍貫的糖業從業人員對話。若將三者資料並置觀之,或可一窺戰後於參與糖業、乃至農業發展的人群如何交互影響。

  《台糖通訊》初期以旬刊形式發行,至1993年7月1日(第93卷第1期),為因應臺糖企業在全球化經濟變遷下,臺灣糖業優勢逐漸式微,因此編輯部調整刊物發行頻率以因應之。接著,面對2002年世界經濟不景氣,及臺灣加入WTO等緣故,使臺糖公司再度面臨困境。加上數位化、資訊化的潮流,使讀者閱聽習慣轉變。在前述原因下,《台糖通訊》在2003年1月1日(第112卷第1期)改發行月刊,並試圖吸引臺糖公司員工外的更多讀者。2007年後更改以電子報形式發行,至今仍發刊不輟。

  《台糖通訊》有著內容廣泛、行文明快及頻繁出刊的特質。其早期宗旨係使公司各階層員工皆可閱讀,因此在編輯策略上,以廣納各式內容,及積極和讀者交流的理念來經營刊物。在書寫策略上,則期盼各廠區通訊人員及投稿者盡量以簡易、通俗的中文,撰寫糖業或各廠區相關報導。此外,刊物編輯群也歡迎員工投稿自身與糖業相關的書寫。因此,在1940至1990年代間的《臺糖通訊》,除了有糖業相關之農務、工務、運輸、管理等相關研究外,亦側面記錄下蔗田農民及基層糖業人員的生活。例如「集納版」園地即是供員工投稿各類文藝創作,後期更有翻譯小說、益智遊戲等。在「廠場簡訊」欄位中,則可以看到各廠區員工早期主要進行保防、安全訓練,後期則增加舉辦田徑、球類運動競賽,及婦女烹飪、縫紉、醫護教學等活動。台糖公司亦提供員工子女教育設施(如臺南縣私立臺糖初級中學,現為台南市私立南光中學)與助學金,以期培育優秀學生。《台糖通訊》歡迎員工投稿糖業相關之各類書寫的編輯策略,使該刊物反映出戰後臺灣糖業基層工作者的糖業技術進修、文藝創作、運動娛樂等多元豐富的生活文化面向。

  除上述內容外,《台糖通訊》亦刊載國內外糖業,以及多角化經營下的相關產業及講座等學術性、技術性內容的發展與討論。上述內容反映出戰後臺灣糖業如何受國際情勢、國內政治動態,乃至農、工業技術發展的影響。例如美援時期臺糖曾引進鑿井機具,促進戰後臺灣地下水工程發展。臺糖公司亦曾外派技術人員為農耕隊(後改名農技團)成員,至非洲、中南美洲之邦交國進行農耕技術、建設及教學等工作。或臺糖養豬的起源、爭議,乃至因工業化而使飼養緣由、技術轉型等報導。綜觀而言,臺灣糖業的起落牽動所有糖業從業人員,乃至一般大眾難以忘懷的生命記憶。藉由《台糖通訊》調整刊物形式、出版頻率的狀態,以及刊物內容、風格之轉型,顯現臺糖公司在糖業幾度興衰,以及全球化、資訊化時代的競爭下,如何藉由轉型、拓轉業務等策略,以力求存續的發展脈絡,為戰後臺灣糖業發展史、臺灣農村變遷狀況、農民及糖業基層人員的生活史等領域,留下豐沛且不可忽視的重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