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6個藏品
四番地飛雲廟(仙姑廟)重建金爐芳名錄
四番地飛雲廟(仙姑廟)重建金爐芳名錄
雲林縣二崙鄉港後村
四番地居民表示該廟約有40年歷史(1980年代至今),但是來源眾說紛紜。有說居民身體不適問神後,神明託夢的結果。有說是祭祀水流屍。
四番地飛雲廟(仙姑廟)捐款芳名錄
四番地飛雲廟(仙姑廟)捐款芳名錄
雲林縣二崙鄉港後村
四番地居民表示該廟約有40年歷史(1980年代至今),但是來源眾說紛紜。有說居民身體不適問神後,神明託夢的結果。有說是祭祀水流屍。
四番地飛雲廟(仙姑廟)
四番地飛雲廟(仙姑廟)
雲林縣二崙鄉港後村
四番地居民表示該廟約有40年歷史(1980年代至今),但是來源眾說紛紜。有說居民身體不適問神後,神明託夢的結果。有說是祭祀水流屍。
四番地飛雲廟(仙姑廟)
四番地飛雲廟(仙姑廟)
雲林縣二崙鄉港後村
四番地居民表示該廟約有40年歷史(1980年代至今),但是來源眾說紛紜。有說居民身體不適問神後,神明託夢的結果。有說是祭祀水流屍。
四番地土地公廟樂捐芳名錄
四番地土地公廟樂捐芳名錄
雲林縣二崙鄉港後村
四番地土地公廟
四番地土地公廟
雲林縣二崙鄉港後村
根據四番地耆老表示:四番地早期無廟,以疊石象徵土地公並祭祀。後來拾獲一尊漂流至此地的土地公神像奉祀,但後來蛀蝕損壞。其後才又蓋今日之廟。
四番地建臺宮
四番地建臺宮
雲林縣二崙鄉港後村
四番地建臺宮
四番地建臺宮
雲林縣二崙鄉港後村
建臺宮廟宇沿革:村民林秋霖先生早期離鄉出外工作,事業有成,特返鄉恭迎大有開臺尊王分靈至客居地奉祀,祈求平安。
水利委員爭取建設立牌
水利委員爭取建設立牌
雲林縣二崙鄉港後村
雲林農田水利會灌溉用公共水井
雲林農田水利會灌溉用公共水井
雲林縣二崙鄉港後村
1950年代臺灣省政府開始開發地下水,開發出的地下水匯入灌溉渠道提供缺水地區水源。但是根據訪談,目前港後村居民多半自行鑿井,不再仰賴公共灌溉水源,水利會水井也不再運作。
荷苞嶼安平宮
荷苞嶼安平宮
雲林縣二崙鄉港後村
荷苞嶼安平宮建廟沿革碑刻
荷苞嶼安平宮建廟沿革碑刻
雲林縣二崙鄉港後村
安平宮建廟可溯至1693年(康熙32年),由二位信徒自湄洲奉請二位媽祖來台。當地人稱為「二媽」。1957年重建廟宇、1994年增建後殿。
蒜頭存放區
蒜頭存放區
雲林縣元長鄉五塊村
元長大蒜班的蒜頭存放區。楊東霖於2020年9月9日攝。
馬路晾曬花生
馬路晾曬花生
雲林縣元長鄉五塊村
五塊村一帶的農人利用馬路晾曬花生。蕭彗岑於2020年6月18日攝。
斗南分局民防指揮部警察合影老照片_350
斗南分局民防指揮部警察合影老照片_350
雲林縣斗南鎮
位於斗南鎮中山路,興建於日治時期的「斗南分局舊廳舍」興建於昭和5年(1930)。在日治初期為達有效管理治安防務事務,一則透過現代化「警務體系」,二則沿襲清領時期「保甲制度」。斗南鎮「警務單位」的設置,最初於明治39年(1906),當時斗六廳轄下「他里霧支廳」內。
雜糧共和國
雜糧共和國
雲林縣元長鄉五塊村
五塊村生產的各種雜糧,包含花生、薏仁、紅豆、黃豆、芝麻、黑豆等。陳淑容於2019年10月29日攝。
不同品種的花生
不同品種的花生
雲林縣元長鄉五塊村
各品種帶殼花生製品:從左到右分別是9號、14號、花仁跟黑金剛花生。陳瑞琪於2019年10月28日攝。
花生田噴灑「擋藤」生長抑制劑
花生田噴灑「擋藤」生長抑制劑
雲林縣元長鄉五塊村
專業代工在花生田噴灑俗稱「擋藤」的生長抑制劑。蕭彗岑於2019年9月12日攝。
花生乾燥設備
花生乾燥設備
雲林縣元長鄉五塊村
五塊村民研發的花生乾燥設備。蕭彗岑於2019年9月12日攝。
花生脫膜機
花生脫膜機
雲林縣元長鄉五塊村
花生倒入脫膜機後,即可脫皮分離出乾淨的花生仁。陳淑容於2019年9月11日攝。
帶殼黑金剛花生
帶殼黑金剛花生
雲林縣元長鄉五塊村
元長鄉農會出品的帶殼黑金剛花生。陳淑容於2019年9日11日攝。
花生田
花生田
雲林縣元長鄉五塊村
五塊村花生田。蕭彗岑於2019年9月11日攝。
五塊村豬肉家常料理
五塊村豬肉家常料理
雲林縣元長鄉五塊村
吳麗娟女士製作的豬肉家常料理,中間開始順時針旋轉分別是香腸、肉絲炒蘆筍、桂竹筍焢肉、臘肉、炒豬睪丸、肉羹。五塊村除了雜糧種植,也發展養豬副業,因此豬肉是當地常見的日常飲食。陳淑容於2019年6月4日攝。

頁面